此時你可以想想你所怨恨的人,甚至可以是你自己。你看到這個人就站在你面前。
與他們對視。
吸氣:我願意原諒你。
呼氣:我瞭解了事實,真相就是愛。
吸氣:我選擇看你光亮的一面。
呼氣:你的光亮照亮了我內心的光亮。
吸氣:我選擇原諒你。 第215章
「是,少主!我們現在就去,免得被他們中途離開了!」老者說道。
「好,去吧!到時候發信號給我地點!」年輕男子想了想說道。
兩個老者聞言點頭,身影一閃出了包廂,來到了墨九狸所在包廂的附近,因為進不去,兩人也只能站在門外候著……
墨九狸和顧琰從裡面,自然看到外面時而出現的,想要拜訪他們還是窺視他們的人了,不過都沒在意罷了……
顯然,這兩個老者墨九狸和顧琰,也沒有放在眼裡!
最後一件拍賣品,已經開始拍賣,下面有的人拿出千年藥材的,也有拿出一些罕見的寶石,靈器等等的……
只是,一直沒見高台上的老者喊停,顯然主人還沒有看上眼的東西!
「到底這主人想換什麼寶貝啊?怎麼什麼都看不上啊!」
「就是啊,千年藥材都看不上!」
「沒錯,主持人,你就說這把匕首很厲害!也給我們說說,這匕首究竟有什麼不同啊!也讓我們徹底了解下啊……」
「是啊,就是看著還行,也不知道有什麼特別啊!」
台下的人看著高台上的老者問道。
老者聞言微微一笑說道:「諸位,不是我不想展示這匕首的厲害之處,是因為老夫也不敢啊!實不相瞞,這把匕首名為嗜血匕首,出鞘必須見血!當時,這主人說的時候,我們也是半信半疑,於是出鞘驗貨,為此還犧牲了一名鑒寶長老,讓我們也很是無奈……如果諸位有誰不信的,大可上來一試,但是試寶過程中一旦命隕,我們地下交易場不會承擔任何責任,所以,諸位請三思!」
聞言,不少人唏噓不已,不過眾人心裡也有些不信,大家都是修鍊之人,就算這匕首出鞘見血,躲避就是了!難道還躲不開?
有人忌憚,自然也有藝高人膽大!坐在中間的一個大叔,留著一把絡腮鬍子,走了上來道:「我來試試,我就不信這匕首真的這麼厲害!」
「這位客人,如果發生意外,可是要自己負責的!」老者看了眼對方說道。
「放心吧,生死有命!如果我真的不小心隕落了,也跟你們無關!」鬍子大叔爽朗的說道。
「好,請!」老者聞言點頭道。
鬍子大叔看了眼漆黑的匕首,心裡有些打鼓,不過想想一個匕首而已,大不了等會兒有危險時,直接丟出去就是了……
於是鬍子大叔一咬牙,拿起匕首,拔下匕首鞘,也就在同時,一道血光閃過,眾人再看匕首依舊被鬍子大叔握在手裡……
而他的脖子上卻出現一道血痕,鬍子大叔震驚的看著手裡的匕首:「怎麼可能?」
到最後,他也只是不敢置信的說了四個字,接著身體就嘭的一聲,倒在了高台上,手裡的匕首也掉在地上,上面掛著一絲血液,鮮紅……刺目……
工作人員走過去試了一下鬍子大叔的鼻息,對著老者搖了搖頭,眾人都知道人已經死了!工作人員收起染血的匕首,從新放到托盤上…… 佛陀對愛的教誨豐富而深刻。想要一天24小時生活在愛的境界中是可能的。一舉一動、揚眉瞬目、起心動念、一言一語都可以充盈着愛。
愛之源:婆羅門
佛陀時代,婆羅門教信徒祈禱死後能夠升到天堂,與婆羅門——宇宙之神,共享永生。有一天,一名婆羅門教男子問佛陀:“我要怎樣才能確定在我死後,能與婆羅門同在?”佛陀回答:“婆羅門是愛之源,想與婆羅門同在,你就要實踐四梵住 (brahmaviharas)——慈無量、悲無量、喜無量和舍無量。”梵,即是 brahma,意思是梵天,亦解作崇高、清淨。住 (vih的意思是住所或宅第 ,梵住的意思是梵天的住處。
通常我們把四梵住也叫做四無量心。如果你能實踐它們,它們就會在你心中每天不斷地成長,直到能擁抱這世界。你會變得更快樂,圍繞在你周遭的人也會變得更快樂。
四無量心:慈、悲、喜、舍
四無量心所包含的四個真愛元素分別是: maitri——慈,願能給予別人幸福快樂; karuna——悲,願能幫助止息別人的痛苦; mudita——喜,願能將喜悅送給周圍的人 ,因爲他們的幸福快樂而感到喜悅; upeksha——舍,願能不存分別心地接納一切。當你愛時,是因爲衆生需要你的愛。而不是因爲他是你的家人、國家或宗教裏的人。當到達這種境界時,你就是在實踐真愛。
當你能安住於這些元素,你就是活在宇宙中最美麗、最和平、最喜悅的境界。要是有人問你的地址,你可以回答:“梵住。”也就是說。慈悲喜捨四無量心。有些五星級的飯店要超過 2000美元一個晚上,但梵住提供更多的快樂,這是五千星級的飯店,一個我們可以學着去愛和被愛的地方。
佛陀尊重人們實踐自己信仰的渴望。所以,他用能夠鼓舞這名婆羅門教男子的話來回答。如果你喜歡靜坐,那你就修行靜坐。如果你喜歡行禪,那你就修行行禪。要緊的是,要能保留你的猶太教、基督教或伊斯蘭教的根。這是延續佛陀精神的方法。如果你切斷你的根,你不會幸福。
公元2世紀的佛學家龍樹說:行慈無量,熄衆生心中的憤怒。行悲無量,熄衆生心中一切憂鬱和焦慮。行喜無量,熄衆生心中的悲傷和無歡。行舍無量。熄衆生心中的仇恨、厭惡和執著。
慈悲喜捨是覺者的本性
若是我們學會修行慈無量、悲無量、喜無量和舍無量。我們就會知道如何療愈由憤怒、憂鬱、不安全感、悲傷、仇恨、寂寞和不健康的執著所帶來的疾病。在《增支部經》裏。佛陀教導:“憤怒心起時,比丘不妨對帶來憤怒的那人,行慈無量、悲無量、喜無量和舍無量的禪觀。”
那麼四梵住能夠了結苦難和苦惱嗎?佛陀相信是可以的。有一次佛陀對他喜愛的侍者阿難尊者說:“將這四無量心教給年輕比丘。他們將會感到安全、堅強和喜悅,身心無苦惱。終其一生。有能力行純淨的比丘道。”又有一次,佛陀的弟子拜訪鄰近一個教派,那裏的出家人問:“我們聽說令師尊釋迦教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,我們的導師也是這樣教,這中間有什麼不一樣?”
佛陀的弟子不知道怎麼回答,回去後,佛陀告訴他們:“行四無量心,又行七覺支、四聖諦及八正道者,可深得開悟。”慈悲喜捨是覺者的本性,也是真愛的四層面,存在我們心中、每個人心中和每件事中。
“真愛”不單單只是存在於男女之間的“愛情”,還有生活中的每件事,帶着覺知,帶着慈、悲、喜、舍四無量心去處理事情,或許,你就會看到機緣,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。
要發菩提心,首先要修慈悲心,若慈悲心真實不虛,發菩提心也就易如反掌了。
打一個比喻,當一個人的母親生病的時候,如果他對父母很孝順的話,就肯定會把母親送到醫院治療。這時,他是不會求什麼回報的,只是無條件地付出。他不會對母親提出,我送你去醫院的話,以後你要怎樣怎樣,這是爲什麼呢?因爲,他對母親懷着強烈的慈悲心,所以不求回報,這叫做無條件。菩薩也就是無條件地付出。
通常,世俗人也有一些慈悲心,但他的慈悲是針對父母親友的,相對陌生人而言,平等的慈悲就難尋難覓。而菩薩的慈悲心就可稱之爲無緣慈悲心,也就是無條件、無意識、平等地利益衆生。無論你跟他有沒有關係,無論是經常來往的親朋好友,或是萍水相逢的陌路之人,他都以平等的慈悲心相待,這叫做無緣的慈悲,也可以叫無條件地付出,這才真正是大乘菩薩的行爲。
我們可以循序漸進,首先培養慈悲心,雖然慈悲心與菩提心還有一定差距,但如果具備了慈悲心,就有發起菩提心的希望。所以,我們先講慈悲心的修法。
若要廣修慈悲心,那麼慈、悲、喜、舍四無量心都需要修;如果不願意太廣,就只修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,這是中等的修法;有些人的根基不一樣,希望更簡單,就可以只強調悲心的修法。
爲什麼稱作“無量”的慈悲喜捨呢?因爲修慈悲喜捨的功德不可思議,無法衡量,其善根深廣難思,故叫做無量心;再則修慈、悲、喜、舍時,其對境是普天下所有衆生,因衆生數量無盡。所以也稱作無量心。
四無量心在經書裏依次是慈悲喜捨,舍心列於最後。但是在修法時,舍無量心卻位居第一。因爲所謂的舍無量心就是平等的觀念。如果沒有衆生平等的感覺,則修出來的慈心、悲心都將成爲片面的慈悲心。是不完整的。所以首先要修舍無量心。
(一)舍無量心的修法
舍無量心的修法有兩個步驟,第一是觀想,第二是思維(或叫觀察)。
觀想的時候,是以人爲對境。無需觀想本尊上師等。在自己的右邊觀想一排人,左邊也觀想一排人。
右邊這一排是現世當中害自己的仇人。如果今生沒有仇人,便可觀想經常害自己的一些魔障,如魔或鬼。如果這樣觀想也感覺困難,就可以想象,在無始以來的流轉當中,我們肯定有數不清的怨敵,就把他們觀想在自己的右邊。
左邊這排人是現世的父親、母親以及兄弟姐妹等親眷,也就是對我有恩的人。觀想他們坐在自己的左邊。
無論是怨敵。或是親友。他們實際的相貌怎樣,就觀成怎樣。觀想就是這麼簡單。
第二是觀察。
首先,對右邊的怨敵象平時一樣發起嗔恨心;對左邊的父母親人。生起愛心、貪心。生出貪嗔心以後,再回頭省察:剛纔我於怨生嗔。於親生貪,而且不只是這一次,長久以來我一直都是如此,但這樣有沒有道理呢?我應該去觀察一下。
具體觀察的時候,可以從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個角度來思維。
首先觀察左邊的怨敵:他們不論是人或非人,現在雖然是我的仇人,想盡一切辦法來傷害我,但他們是不是在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生生世世當中都是這樣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
雖然他們現在不擇手段地加害於我,但在過去世,他們肯定曾做過我的父母。當其做我父母之時,也和現在的父母一樣,心疼我、照料我,爲了我寧願捨棄自己的一切,對我的恩德是那麼深厚,給我帶來那麼多利益。
再觀察未來的下一世,當我們再次轉世投胎,改身易形時,他們也不會永遠都是我的仇人。而且,在無有窮盡的來世當中,他們會再次做我父母。再次做我父母時,也會與現世父母完全一樣,要爲我克服諸多困難,給我帶來極大利益,可謂恩德巍巍。
也許無須等到來世,在不久的未來,在這一生的下半輩子也隨時可能會發生變化。上半輩子他對我竭力迫害,但在下半輩子我們也有可能成爲水乳交融、心心相印的朋友。
所以,從長遠的角度來看,所謂的仇人也是不一定的。我們也曾互爲父子兄弟,只是現在回憶不起了。如果這些仇家能夠回憶我們互爲母子的經歷,就絕對不會加害於我。例如,在兩人打架打得最激烈的時候,他們若能猛然憶起前世母子拳拳、手足情深的情景,所有的仇恨就會瓦解冰消,他們會立即扔掉武器,停止打鬥,這是肯定的。使我們相互敵視的罪魁禍首就是無明,是它使我們前世的父母親友們無法回憶過去。所以,即使現在他們害我,我也不能責怪他們。
這並不是精神上虛幻的寄託或安慰,事實就是這樣。什麼叫做仇人?什麼叫做親人?我們在輪迴中流轉,你、我、他都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時光,在這個過程當中,有時是仇人,有時是親人,親怨都是不一定的。這樣再三思維後,修得比較好時,對仇人的嗔恨心會慢慢地淡化,直至最後完全消失。所以,舍無量心的修法極其重要。
之後,便開始對右邊的親屬進行觀察,對他們的觀察與左邊相反。
他們雖然現在是我的父母或者親屬,爲我遣除各種違緣,給予各樣恩惠,對我恩重如山。但他們是否生生世世都是這樣呢?也不是。前世或者前世的前世,在無始以來的六道輪迴當中,他們肯定很多次地做過我的仇人,甚至傷害過我的生命,這是必然的。
再看看未來又如何呢?他們會不會在以後的生生世世中,永遠做我的親人呢?結果也是否定的。當我再投生到另一個身體的時候,他們很有可能會成爲我的仇人,那時候,就與現在右邊的人一樣,會千方百計地傷害我,甚至掠奪我的生命。即使在今生,雖然此時我們互相牽掛、情意綿綿,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,我們就會反目成仇、分道揚鑣。這決非聳人聽聞,如果在短期之內不能解脫,長時漂泊輪迴的話,這就是確定無疑的。
這一切就像演戲一樣,現在這邊的人扮演我的仇人,另一邊的飾演我的親屬。但是下一輩子就會角色互換,演仇人的扮作親屬,演親屬的飾爲仇人。因爲現在我們爲無明所遮蔽,沒有智慧了知以前的事情,對未來的前途也茫然無知,現在唯一知道的,只是眼前很短暫的時光。
但輪迴卻是極爲漫長的,在這個過程當中,如果能夠回憶前世,或以長遠的眼光靜心觀察,我們就會深深地體會到所謂的親人與仇人,根本就是無常的,確實象演戲一樣。這就是觀察的方法。
這樣觀察後,我們會開始發現,原來我只是用了一雙異常狹隘的眼光,去看了一個很短很窄的範圍,便指定誰是我的敵人,誰是我的親人,對敵人生嗔恨心,對親人生貪心,因爲有了這樣的錯誤認識,所以就產生了這樣不正常的貪嗔。 第216章
工作人員走過去試了一下鬍子大叔的鼻息,對著老者搖了搖頭,眾人都知道人已經死了!工作人員收起染血的匕首,從新放到托盤上……
「諸位,還有人想要嘗試嗎?」老者輕嘆一聲看著在場的人問道。
如果不是這匕首的特殊,也不可能一把匕首就成為了他們今天的壓軸拍賣品!剛才他離的如此近,依舊是沒有看清楚發生了什麼……
「九狸,你看清楚發生了什麼嗎?我怎麼什麼都沒看到啊?」顧琰驚訝的問道。
聽到說有人要驗匕首,他可是一眨不眨的盯著下面看的!而且他們面前的茶色玻璃,還帶著聚焦的功能,下面的人和物都被放大的呈現在眼前,就彷彿自己站在身邊一樣……
可是,儘管如此,他竟然什麼都沒有看清楚,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?顧琰心裡無比的納悶……
「我也不清楚,等到拍回來就知道了!」墨九狸淡淡一笑說道,眼神若有似無的掃了眼,一直坐在他們包廂中的一號喊價童子。
如果她沒看錯的話,在那匕首發出血光時,這喊價童子的眼中,也閃過一抹紅光,雖然極快,卻還是被無意間的她看到了……
看起來,這個一直坐在他們包廂的童子,早就被人掉包了!或者說是地下交易場的人故意安排在這裡的……
不管是哪一種,墨九狸都暗自留個神,免得有人算計他們!她可是很討厭被人利用和算計的呢……
高台上的老者話落下后,眾人也紛紛回過神來,正是因為剛才那一幕發生的太快了!很多人都沒有看清楚是怎麼回事……
現場陷入了短暫的安靜之後,老者再次說道:「既然大家都沒有再試的了,那我們的拍賣繼續!」
有人因為剛才鬍子大叔的被匕首秒殺,也對這把匕首來了興趣!不過也有人好奇的問道:「我說主持人,這匕首如此邪門,我們就算拍到了,恐怕還沒用就自己先被殺了吧!」
「呵呵——這一點大家自是可以放心的!只要成交后,諸位可以第一時間認主,這樣自然就不會發生之前的悲劇了!」高台上的老者聞言笑著解釋道。
「原來如此,我出一柄半神器落冰劍!」那位發問的男子聞言喊道。
「我出一顆九品養神丹!」
「我出一柄八品落葉鼎!」
整個拍賣會再次陷入了火熱中,可惜的是主持拍賣會的老者,一直沒有收到信號!
這時,墨九狸看了眼顧琰傳音道:「我們出一本提升靈魂之力的心法!」
顧琰一愣,隨即回神喊道:「我出一本提升靈魂之力的心法!」
在顧琰喊價時,墨九狸就注意那位喊價童子的表情和眼神!果然,在顧琰的話落下后,他的眼神微微閃了閃,卻並不明顯……
就在眾人沒當回事兒的時候,高台上的老者忽然看著顧琰問道:「這位客人,敢問你說的心法名字是什麼?」
老者的話,也讓眾人眼睛一亮,看起來這匕首的主人,想要換的是一本心法啊! 第217章
「煉魂心法!」顧琰按照墨九狸告訴的說道。
「我這也有一本修鍊體魄的心法,叫做巨力!」
「我有一本祖傳的修鍊魂魄的心法迷魂!」
「我這有修鍊身法的萬影蹤心法……」
隨著顧琰的話落,眾人開始紛紛的報出,自己所擁有的心法!雖然心法是很珍貴的,但是一般的心法修鍊都是靠著悟性的……
即便同一本心法,不同人修鍊也有不同的效果!因此,這些人既然敢將心法拿出來,要麼是已經修鍊到極致,要麼是無法參透或者無法修鍊……
片刻后,高台上的老者頓了頓說道:「諸位,安靜!我們匕首的主人,已經決定先看看四樓那位貴客的煉魂心法!下面請我們的工作人員代勞,如果這匕首的主人沒看中,拍賣繼續!如果看中了,那麼今天的拍賣會便到此結束!」
說話間,站在老者身邊的工作人員,起身離去向著四樓而去,下面的眾人只能等待著!他們只能看到工作人員走上四樓一號包廂門口,微微敲門,然後走進去……
至於裡面的發生了什麼,根本就看不到……
工作人員進來后,對著墨九狸和顧琰行了一個禮說道:「客人,請將您參與競拍的心法交給我看一眼!」
墨九狸含笑的點點頭,從戒指中拿出一本古籍,上面寫著煉魂心法!
工作人員假裝翻看了幾眼,似乎接受到什麼信號一般的說道:「客人,匕首的主人同意用匕首換這本心法!」
「好的!」墨九狸點點頭。
說完工作人員退了下去,來到老者身邊說了幾句之後,高台上的老者宣布交易成功,拍賣會結束!讓工作人員將匕首送到四樓,自己也轉身離開……
「九狸,就這麼容易就買到那把匕首了?我們只拿這本心法就行了?可是九狸,這心法會不會是很珍貴的?你就這樣換了可以嗎?」顧琰看著接過匕首,遞出去心法的墨九狸有些擔心的問道。
「沒事的!」墨九狸淡淡的說道。
「好吧,九狸我們走嗎?」顧琰問道。
「不走,等人!」墨九狸淡淡的說道。
「好!」顧琰也沒有多問,坐在一邊。
「客人,我先退下了!」這時一直被當作透明人的喊價童子,起身說道。
「今晚多謝你了,這是賞你的!」墨九狸看了眼顧琰,顧琰立即明白過來,拿出一袋子玄石,遞給對方說道。
對方的嘴角微不可查的抽搐的下,還是伸手接過來說道:「多謝客人!」
說完,看了眼低著頭的墨九狸,才轉身退了出去!
「奇怪,九狸他看著你的眼神,好像有些不對勁啊!」顧琰說道。
「是嗎?我沒注意!」墨九狸說道。
不多時,屋內又忽然出現四個老者,老白看著墨九狸立即抱歉的說道:「墨姑娘,不好意思,是我們的疏忽,竟然讓那位神秘的賣家,一直在你這裡打擾,我們發現時拍賣會還沒有結束,所以才沒有上來……」 前世今生不是宗教的教條,不是臆造的神話,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。而且在這樣輪轉再輪轉的過程當中,在我們投生的大多數時候,都是需要父母的。由此可知,現世的冤親都曾經做過我的父母,我也做過他們的父母;同樣,彼此也都做過仇人,只是在今天不能回憶而已。
大家應該思索,這一切究竟是事實,還是教條?如果你認定這是教條,就請你拿出證據來推翻。可是,任何一個人,任何一種學說,無論過去還是將來,都根本無法推翻它。 從一把劍開始殺戮進化 相反,卻會有越來越多極具說服力的、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它。所以,這些都不是教條,不是無中生有的捏造,而是事實。
шωш▲ ttκā n▲ ¢ 〇
雖然是事實,爲什麼以前我們卻從未察覺到呢?因爲我們沒有受過佛的教育,自己又不能高瞻遠矚、未卜先知,所以一直都是這樣迷茫。現在依靠佛的教育,終於使我們清醒地看到冤親等都是不一定的事實。
這既是理論,也是修法。觀察以後,一定能有所體會。若不相信,你們可以嘗試在一個月或者半個月之內去思維,定會有感受的。那時,你就會確確實實感覺到親怨就是不一定的,雖然片面的貪心、嗔心仍然存在,但能意識到這是錯誤的。既然已經意識到錯誤,你就會慢慢地去改。以上是舍無量心的修法。
這種修法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?它有臨時和究竟的兩種結果,我們萬萬不能停留在臨時的結果上,這是一個危險的地方。有什麼樣的危險呢?當你這樣修了一段時間。體會比較深時,會對仇人沒有特殊的嗔恨心,不想去害他;但對親人也同樣沒有親切感,也不願意去利益他。親怨都似乎很平等。但我們所需要的不是這樣的平等,雖然這是修法要經過的一個階段,但最終我們要超越它。如果你停頓在這裏的話,就成了我們前進的一個障礙。這叫做無記的舍心。無記的舍心就是不善不惡的平等心,這不是我們的目標,我們必須要逾越這種無記的平等心。
但是無記的平等心並非完全不需要。首先要設法把片面的貪心嗔心降下來,降到一定的水平之後,就沒有了粗大的貪和嗔,然後,我們就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維:這些衆生雖然對我們有利有害,但對於有害的這一部分,我們應不記前嫌。而只強調衆生對我們有利的一面。也就是按照慈無量心的修法中所講的知母。念恩,報恩的修法進行思維。這樣,我們對所有的衆生就能生起平等的慈悲心。這纔是四無量心的舍心。舍心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,這非常重要。舍心修好以後。我們可以轉入慈心的修法。
(二)慈無量心的修法
慈心的本意是什麼呢?願一切衆生獲得快樂,這種念頭叫做慈心。慈心修法也有兩個步驟,第一是觀想,第二是觀察。
現在不用觀想兩排人,只須觀想一個對境:現世的母親。她的相貌是什麼樣的,就觀想成什麼樣,如果她現已不在人世,就將她生前的模樣,觀想在自己面前。
然後我們開始思維,母親現世對我有怎樣的恩德:我們就要作三個重要步驟的思維,也即:知母,念恩,報恩。
第一是知母。生死輪迴、前生後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,雖然現在我們看不見,但是從無始以來,在如此漫長的輪迴中,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,我們曾經死過成千上萬次,也生過成千上萬次,每一次生命的流轉,大多數都要依靠父母,所以我們敢肯定,所有的衆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,而且不是一次,而是無數次,這叫做知母。
第二是念恩。就是我們要憶念他們曾經做我母親時的恩德。雖然這些恩德是難以度量的,但在此修法裏,可以歸納爲五種:第一、賜給肉體;第二、賜給生命;第三、賜予財產;第四、賜教世間法。這四種是從世間的角度講的。第五是從出世間的角度來憶念,今天我們能有機會聽法,有機會修行,有機會解脫,這也是仰仗母親所賜的人身。如果沒有這樣的人身,這一切都不可能有。所以,要從這五個方面去思維。
1.賜給肉體:沒有父母,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有今天的這個身體,這是很肯定的。
2.賜給生命:出生以後,如果母親不養育我們,每個剛剛落地、嗷嗷待哺的嬰兒都無法依靠自己的能力去生活。從這方面看,不但肉體是母親給的,連生命也是母親賜予的。
3.給予財產:我們剛剛降臨人間的時候,每個人都是兩手空空,身無分文。吃、穿、用等所有的基本生活用品都是母親賜給我們的,這是給予財產的恩德。
4.教授世間法,每個人出生時,都不會說話,不會走路,連吃飯都不會。這些人間最基本的知識都來源於母親,在這個世界上,我們的第一個老師也就是母親。這就是教世間法的恩德。
這四點在這裏講的不是很多,但卻要反覆思維。小的時候,母親對我們如何慈愛,她克服了多少困難,辛辛苦苦地打工、幹活,養育我們……,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實際生活當中,提取大量有用的修行材料。
我們都明白,天下所有的父母,對自己的子女都是極其關愛的。哪怕是毒蛇、老虎等猛獸,雖然可以兇殘地殺死其它生命,然而對兒女們依然是舐犢情深、慈愛有加,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。既然動物都能如此,作爲人又豈能例外呢?可見父母的深恩厚德是難以盡述的。
大多數人對母親都有不同程度的慈悲心,通過這些觀察,對母親難以抑制的慈悲心就會源源不斷地生起。
第三報恩。母親不但現世是我的母親,對我有這樣的恩德,而且在多世累劫當中,她也無數次地做過我母親。每次做母親時。 夫人囂張我慣的 都與現在一樣,對我有那麼多的恩德,她爲了養育我含辛茹苦、任勞任怨,還造了那麼多殺生等罪業。一位母親從懷孕到最後命終之時。在養育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要造多少殺盜等業,這是每個人心裏都十分清楚的。因果報應,纖毫不爽,她當時爲我造業的果報,我沒有辦法代受,卻要讓她獨自去承擔。
若她已不在人世,就很可能已因爲我而造業墮落到地獄、餓鬼或畜生道中,正爲衆多劇苦所逼迫。備受折磨、度日如年。去救她。還是對她的痛苦熟視無睹?答案是毋庸置疑的。如果我無能爲力。還情有可原,既然有辦法,爲什麼還不立即行動?這樣。想救度母親的念頭就會不由自主地生起來。
怎麼去救度她呢?孝敬母親財物嗎?她現在身處何方,我都不知道。又怎能將錢財物品送給她呢?這些是無濟於事的。更何況,錢財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?能減輕她的痛苦嗎?能讓她永得安樂嗎?不可能!那該怎麼辦呢?唯一的辦法就是修法,通過修法救度她,這纔是報答母親無邊恩德的最好方法。如果這個念頭很強,就可以爲了母親而將自己的一切棄置不顧了。
剛纔講過,若自己的母親患了重病,孝順的子女絕對會不顧一切,即使在交通不便的地方,也要把母親背到醫院治療。他不會考慮把母親背到那麼遠的地方所面臨的種種艱難,只會無條件地付出。
同樣,如果慈悲心修得好,就會有很大的動力。這種慈悲心就會一直鼓勵我們,不讓我們停留。生起這樣的慈悲心後,就能夠放下自私的念頭,不管自己成佛也好,不成佛也好,都沒有關係,始終將母親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時刻督促自己:我就是要去度她!
這僅是以自己的母親爲對境,我們需要再將對境擴大,轉到這一世對我不利不害的普通人。他們曾經也做過我的母親,在做我母親時,跟現在的母親完全沒有兩樣。同樣賜給我肉體、生命、財產、教世間法,使我們有學法的機會,和現世母親一樣對我有這些利益。